当前位置:法律知识 >
在当今社会,医保制度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妄图钻医保的空子,通过倒卖药物等非法手段谋取私利。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医保基金的安全,更触犯了法律红线,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下面,信之源律师将结合一起真实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倒卖药物涉诈骗的相关法律知识。
2023年初,李某得知“医保套现”的作案手法后,便在网络上四处寻找愿意提供深圳医疗保障凭证的网友,声称能为其提供“医保套现”服务。随后,李某利用从网友处获取的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前往深圳市多家医院、药店就医、购药。之后,他将购得的药品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倒卖给某药店店主王某,以此套取现金,并返还一定比例的套现钱款给网友。据统计,李某先后使用多人的医疗保障凭证冒名买药并倒卖,共骗取医保统筹基金9.3万元;王某先后多次向李某购买药品,共支付购药款16.9万元。
李某、王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后,李某退回赃款2.2万元,王某退回赃款9.1万元。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冒名使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就医、购买药品,非法倒卖药品牟利,骗取医保统筹基金,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结合李某的犯罪性质、情节、认罪认罚及退缴赃款情况,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被告人王某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药品而予以收购,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鉴于王某认罪认罚,且退缴赃款,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该判决现已生效。
从这起案件可以看出,倒卖药物构成诈骗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医保基金。像李某这样,利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购药,再倒卖药品套现,明显属于诈骗行为。而收购这些药品的王某,若明知药品来源非法仍进行收购,则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信之源律师提醒大家,医保基金是全体参保人员的“救命钱”,任何试图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切勿因一时贪念而参与医保套现、倒卖药物等违法活动。同时,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医疗保障凭证,防止被他人冒用。如果发现身边有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专业的律师能够为您提供准确的法律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北京信之源律师事务所,是深耕 21 年的资深老牌律所,是北京电视台纪实科教栏目《法治进行时》《律师帮帮忙》《刑事律师访谈录》等节目指定合作律所。在刑事辩护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律所汇聚近百名专业办案律师,团队成员大多来自人大、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专业素养扎实深厚,此外,中国顶尖法学院的资深教授杨秀清、卫跃宁、陈永生、阮齐林、隋彭生等也已签约加盟,为案件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团队合作和针对个案、大案、要案的研讨会,确保了战术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他们业务能力卓越,在经济犯罪、贪污受贿罪、职务犯罪、诈骗罪等各类刑事案件,乃至重大疑难案件的办理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海量且宝贵的办案经验。一面面锦旗,承载着当事人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无论您正遭遇何种法律难题,都可随时在线免费咨询我们的律师。我们 24 小时全天候坚守岗位,全力守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