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知识 >
在面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吸)案件时,很多人会陷入焦虑和迷茫,尤其是当自己或亲友并未从中获利,却仍被卷入其中。此时,如何证明自身无罪,成为当务之急。而《民法典》虽主要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但在某些方面也能为非吸案的处理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专业律师的介入更是关键。
首先,要明确非吸案的构成要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若能证明自身行为不符合上述任一特征,如未向社会公开宣传,或资金来源仅限于亲友等特定对象,而非不特定社会公众,就可有力反驳非吸罪名。例如,某人仅向几位亲友借款用于个人生意周转,并未对外公开宣传,且未承诺高额回报,这种情况下就不符合非吸的“公开性”和“利诱性”特征。
其次,关于获利情况。如果确实未获利,需收集相关证据,如资金流向记录、财务报表等,证明所吸收资金均用于合法生产经营活动,而非个人挥霍或非法占有。同时,可依据《民法典》中关于民事行为效力、合同效力等规定,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证明自身行为属于合法的民事借贷行为,而非非法集资。比如,若能证明与资金出借方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符合《民法典》中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要件,那么即使涉及资金吸收,也应被认定为合法的民事行为。
再者,专业律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律师可在案件侦查阶段,通过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情况,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其正确行使权利,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陈述。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可查阅、摘抄和复制案件相关材料,寻找有利于当事人的证据和情节,向检察院提出无罪或罪轻的法律意见。到了审判阶段,律师则能依据事实和法律,充分发表辩护意见,从犯罪构成、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多方面进行论证,争取法院作出公正判决。
总之,面对非吸案,即使未获利,也不能掉以轻心,需积极收集证据,从犯罪构成要件、资金流向、民事法律关系等多方面进行无罪辩护。同时,尽早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借助其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案件的妥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记住,遇到法律问题,早找律师,早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