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知识 >
香烟名酒因市场价值高、流通性强,常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部分烟酒回收从业者为牟取“差价”,在明知物品来源可疑时仍冒险收购,甚至将黑手伸向未成年人,最终突破法律底线,受到法律严惩。江西省乐平市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向未成年人收购盗窃所得高档白酒的刑事案件,就为公众和市场主体敲响了警钟。
一、案件详情
2025年1月2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董某华在明知可能是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以600元的低价从4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处,收购了盗窃所得的飞天茅台酒及贵州无忧酒厂定制酒各4瓶。经资产评估公司评估,这些被盗白酒总价值达11120元。
二、法院判定
乐平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董某华明知相关酒产品系他人违法犯罪所得仍予以收购,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而且,其收购对象均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这种行为不仅助长了盗窃犯罪的蔓延,还扰乱了市场秩序,依法应从重处罚。不过,鉴于董某华认罪认罚并积极退赃,法院最终以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三、法律红线:为何收购赃物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在本案中,董某华明知所收购的茅台等白酒可能是犯罪所得,仍进行收购,符合该罪名的构成要件。同时,向未成年人收购赃物,因其社会危害性更大,所以会从重处罚。
四、涉案后当事人家属如何紧急应对?
一旦家人涉及此类案件,家属应第一时间保持冷静,切勿试图隐瞒或毁灭证据。要尽快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律师可以在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后,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支持,同时与办案机关沟通,争取合法权益。
五、公众警示:如何避免误触法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如果发现未成年人所持烟酒来源明显不合法,相关知情人应提高警惕,拒绝交易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切不可因贪图小利而参与违法交易,否则不仅会助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还可能让自己陷入法律困境。
六、律师建议
对于烟酒回收等行业的从业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对来源不明的物品坚决拒收。在交易时,要核实物品的合法来源,保留好交易凭证。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避免因无知而违法。
七、律师推荐
北京信之源律师事务所,是深耕 21 年的资深老牌律所,是北京电视台纪实科教栏目《法治进行时》《律师帮帮忙》《刑事律师访谈录》等节目指定合作律所。在刑事辩护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律所汇聚近百名专业办案律师,团队成员大多来自人大、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专业素养扎实深厚,此外,中国顶尖法学院的资深教授谢安平、杨秀清、卫跃宁、陈永生、隋彭生等也已签约加盟,为案件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团队合作和针对个案、大案、要案的研讨会,确保了战术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他们业务能力卓越,在经济犯罪、贪污受贿罪、职务犯罪、诈骗罪等各类刑事案件,乃至重大疑难案件的办理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海量且宝贵的办案经验。一面面锦旗,承载着当事人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无论您正遭遇何种法律难题,都可随时在线免费咨询律师。我们 24 小时全天候坚守岗位,全力守护您的合法权益。